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无名抗日英雄谱 之 县大队

第十九章 商旅

第二天早上才吃过早饭,唐昕莹就跑来了,她在刘府下人中安排了眼线,昨晚就收到消息了。

唐昕莹拿到马晋宁“亲手”制作的小玩具,高兴地不得了,她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:这不是花家里钱买的东西了。

唐益诚虽然富甲一方,甚至还出钱豢养了一支土匪武装,但在个人生活上,他绝对跟欧洲著名的葛朗台有的一拼。

唐昕莹是家里的老小、又是个女孩子,唐益诚已经是格外宽纵她了,却也时不时唠叨她乱花钱。

大哥的这个孩子是全家人的小宝贝,唐昕莹特别喜欢这个小侄子,天天没事儿就逗她玩,所以对他抓周也特别上心,可惜她压根没学过女工、什么也不会做,这才把主意想到这个木质玩具上了。

马晋宁表面不动声色、心里却很着急,他计划上午去偷偷观察伪军训练的,首阳中学院门外,马路边上有很多古树,爬上去可以看清院子里的一切,马晋宁想了解一下伪军的训练情况。

后来还是孙玉娴过来探望马晋宁,询问他中午想吃些什么,马晋宁才借口有事,暗示孙玉娴帮他拦下唐昕莹,这才算脱身出来。

有崔老蔫掩护,马晋宁攀上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,在上面仔细观察伪军的战术训练。

马晋宁回到刘府,孙玉娴告诉他、刘金山派人捎话回来了,晚上带他出去有事,让马晋宁在家等他,孙玉娴也只是安排下人、给崔老蔫一个人准备晚饭。

晚上七点多,刘金山才回来,拉上马晋宁就又离开了家,他俩在首阳县城七扭八拐的绕了好半天,才来到一个院落前,刘金山敲门、院子里一个女人问明是谁后,从里面打开院门、把两人让了进去,这是唐搏虎的一处外宅。

这就是晋地平原常见的砖木结构院落,女人把两人引到堂屋后、就退了出去,唐搏虎从屋里迎了出来,嘴上很是热情的招呼两人。

堂屋的桌子上已经摆好几个菜,荤素都有,在这个战争年代、算是很丰盛了。

刘金山给马晋宁和唐搏虎相互介绍了一遍,唐搏虎热情的招呼两人入座,然后打开一瓶酒、给酒杯都满上酒,热情招呼两人吃菜、喝酒。

刘金山和唐搏虎闲聊了一会儿公务,唐搏虎一个劲儿的道苦楚,刘金山少不得安慰他几句,两人闲谈似的交流,却让马晋宁听出一点儿门道,关于日伪之间矛盾、关于未来驻守碉楼的人员调配、关于驻外伪军的饷钱。。。。。。其实日本人跟伪军的矛盾也不少,伪军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。

一瓶酒下肚,刘金山打开第二瓶后,三人喝酒的速度才慢了下来,刘金山也没怎么转弯抹角,就把从外地购买物资,运到首阳、晋原贩卖的事情,全盘告诉唐搏虎了。

一个走私贩,堂而皇之的跟缉私大队长商量走私商品的办法,马晋宁在心里不知道是该高兴、还是该气愤,通过走私,虽然可以运进来一些群众急需的生活物资,但刘金山、唐搏虎想的,那可是怎么买一个高价、更多的从人民那里盘剥财富。

两人越聊越热乎,连带着唐搏虎也开始跟马晋宁称兄道弟了,毕竟红糖这类紧俏物资,有货源、就是爷,没错,马晋宁就是刘金山嘴里的“八爷”,不过,这可是不会告诉唐搏虎的。

关于运输环节,唐搏虎打了包票,他几次到晋原、泉阳参加日军组织的会议,别的不知道怎么样,唐搏虎倒是结识了驻守晋原的“皇协军第三师”师长闫德奎、驻守阳泉的“皇协军独一旅”旅长段宝成、驻守欣州的“皇协军第五师”师长张立鹏,四个汉奸沆瀣一气、臭味相投,同时也是为了互相壮胆、抱团取暖,他们四个结拜为异姓兄弟,实力最强、年纪却不是最大的闫德奎是老大,段宝成**,往下虚了三岁的张立鹏老三,唐搏虎老四。

唐搏虎吹嘘道,只要在他们四个人的防区内,所有货物都可以畅通无阻,至于东边的冀省,段宝成就是从冀省宝定府、跟着皇军一路打过来的,冀省那边由段宝成出面、也不会有任何问题。

刘金山、马晋宁少不得肉麻的恭维着唐搏虎。

就在三人聊的热火朝天的时候,突然听到院门处、那个女人在呼喊,三人吃了一惊,直到几个粗嗓门开始吆喝,听清这几个男声,唐搏虎才镇静下来、示意没关系,他独自走了出去。

出于侦查员的谨慎,马晋宁从窗缝往外观察动静。

是几个唐搏虎原来的手下,他们仗着以前跟着唐搏虎钻山沟的交情,对唐搏虎的这个姨太太、并不是很尊重,所以才敢大喊大叫的,他们刚喝完酒,就是来找唐搏虎打麻将的,唐搏虎三言两语就把这几人轰走了,又跟栓门的女人说了句什么、才往回走。

有了这么一个插曲,又喝了一两杯酒,刘金山就提出要告辞了,唐搏虎答应,明天就派自己的心腹弟兄、分别前往三处联络,言谈中有些不能明言的意思,刘金山当然听得出来,虽然没有吭声、却在桌子上给他留下1000法币。

唐搏虎拍着胸脯保证,交通问题、绝对不是问题。

回到刘府后,孙玉娴给他们送了一壶《柿叶茶》醒酒,马晋宁跟刘金山又商量了一下今后的运作,为了便于双方联络,马晋宁同意派一名侦察班战士、进刘金山家的商号做伙计。

第二天一早,马晋宁就跟崔老蔫返回军分区了。

根据马晋宁汇报的情况,结合其他渠道获得的情报,晋原军分区“夏季粮食保卫战”的部署,也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了。

由于山区地贫人稀,八路军的粮食主要是靠平原地区征集的,所以,打破敌人的碉楼封锁线,是把粮食运回根据地的前提条件,王司令他们根据敌人碉楼和封锁线的布局,有针对性的制定做战计划。

由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,八路军在晋原地区发动群众,主要是进行减租减息斗争,这里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地主、富农手中,八路军帮助群众抢收粮食,主要还是为了防止粮食落入日伪军手中。

真正种地的乡亲们、很少有自己的土地,大部分都是租种地主家的田地,再减租也不可能完全不给地主留,毕竟甘心做汉奸的地主、土豪是极少数,即便是这些人、朴实的乡民也要给他们交租。

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,当然不会让租地种的老乡为难,八路军的粮食,主要是从地主、富农那里征集。

通过“粮食保卫战”,八路军帮组老乡和小地主、富裕农民,把他们的粮食全部保留下来,即便支援给八路军一部分,却比让日伪军强征、要好上很多,所以,八路军的“粮食保卫战”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。

军分区给各部队下达“夏季粮食保卫战”作战命令的时候,要求各部,要结合今年的新形势,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,圆满完成作战任务。

因为即将开始一项秘密工作,军分区也需要掌握更多的机动兵力,军分区党委研究决定,将侦察班扩编为侦察排,由马晋宁担任排长。

马晋宁知道后,几次三番找领导汇报思想,认为自己还不是正式党员,工作经验也不足,不能胜任排长一职、怕因为自己影响革命工作。

王司令和徐政委分别给马晋宁做思想工作,给他讲革命分工不同、要勇挑重担,刘忠信也跟他进行了沟通,马晋宁表示自己不怕困难和牺牲,确实认为自己能力有限,最后他干脆给组织建议、让侦察班的老班长梁二牛来担任侦察排排长。

军区司令部为此在开会时,作为一个专门议题、认真研究了马晋宁的建议,考虑到侦察排将会有秘密工资、作战侦查两项主要工作,决定让梁二牛担任侦察排排长,马晋宁为副排长、兼一班班长,跟马晋宁一起闹意见、坚决不当三班班长的崔乐年(崔老蔫),继续留在一班、担任副班长。

侦察排从一连挑选有经验的战士、组建了侦查二班、侦查三班,一连从民兵中补足了兵力,首阳县的“夏季粮食保卫战”很快就要展开了。

鬼子和伪军混编的碉楼守备部队,已经全部入住建好的碉楼了,在碉楼卡住的道路上、设立了关卡,并对往来商民征收“过路费”!

这不知道是日本人的坏水、还是汉奸的脓疮,这给首阳百姓又增加了不小的负担。

留在首阳县的一班战士李铁回来了,唐搏虎已经把所有交通关节都打通了,刘金山也通过预售的方法,把进货款全部凑齐了,他们催马晋宁马上去首阳县城。

马晋宁真是有点儿欲哭无泪的感觉,马上就要打仗了,这帮汉奸怎么还只是惦记着赚钱?即便知道可能性不大,马晋宁还是厚着脸皮去找了几位领导、希望留下来,参加完“夏季粮食保卫战”,再去给刘金山他们采运东西。

毫无悬念,马晋宁连着接受了三位领导的、耐心的、语重心长的思想教育,无奈带着李铁、崔老蔫和另外几名一班战士,踏上了“经商之路”。

马晋宁心里的别扭就别提了,整个军分区、算上司令部的人,至今没有亲手打死、打伤一个日本鬼子的,都没有超过20个人,马晋宁居然也是其中之一。

昨晚马晋宁发牢骚,崔老蔫居然开口来劝班长、注意影响,全然忘记他自己是打死鬼子最多的那个人,马晋宁看他的眼神都变了。

马晋宁他们这趟“商旅”并不轻松,帮刘金山采买红糖、海盐,只是真实任务的掩护。

由于日军对食盐进行专营制度,晋南盐湖也被日军抢占,原本不缺食盐的晋原地区、食盐价格暴涨,日军给出的专营零售价、居然高达40元法币一市斤,群众根本吃不起这么贵的食盐。

穷苦群众不得不到盐碱地里挖土,用土法熬盐,这种含碱量很高的“土盐”,味道不好、对身体更不好。

晋原军分区当初制定“商旅计划”的目的之一,就是从冀省采购海盐,平价销售给晋原地区的群众,同时也可以改善一下军分区的经济囧境。

卷烟销售情况良好、但生产还没有上规模,老乡自留的烟叶有限,只有等到秋季、新种的烟叶成熟了,军分区的财政状况才会彻底扭转。

马晋宁他们到首阳后,刘金山设宴请他和唐搏虎,说是给商队饯行,酒宴上,三人推杯换盏、其乐融融。

酒过三巡、菜过五味,刘金山说是让自己家的一个账房钱师爷、跟着给马晋宁当下手,唐搏虎说安排一个枪法好的弟兄鲁必达、给马晋宁当保镖,马晋宁笑着一一接纳。

唐搏虎给了马晋宁一个中尉连长的身份和有日军关防的《特别通行证》,却叮嘱他轻易不要拿出来,从晋地到冀省这一路、其实非常不太平,日伪军占据了所有城市及交通要点,但是广大农村和山区,却全都是八路军和抗日决死纵队的天下,所以伪军的身份反而可能是个累赘,说不定都能引来杀身之祸。

从首阳县到冀省史家庄有两条路。

一条是北线,出首阳县城到昌吉岭,这一段路最安全,不仅道路与铁路平行、新建成的碉楼封锁线也建在沿路个要点上,从昌吉岭往东偏北走进过泉阳市,过巨城镇、娘子关、南屿镇、井径县、鹿泉县、到达史家庄。

另一条是是南线,同样是到昌吉岭后,往东偏南方向、绕过泉阳市,过西冶镇、经平定县、石门镇、固关长城、清垴岭、太行天路、吴窑镇、到达史家庄。

除了可能出现的八路军、抗日决死纵队,这两条路上,还各有一股土匪武装,虽然这两支土匪都打着抗日的名号,却跟一般土匪没两样,劫掠过往商贩、强收“过路费”,那是一点儿都不手软,敢反抗的,就给你扣个“汉奸”的名头、照抢不误。

在娘子关附近活动的那股土匪,窝点在绵山垴、刀刃圪山区,这帮土匪人数只有七八十人,战斗力却不容小觑,他们由是娘子关战役中、第22集团军溃兵组成的,以川军为主,首领是个川军连长、叫章铭山,对外宣传叫:援晋抗日川军独立团,章铭山自封团长。

援晋抗日川军独立团倒是很少骚扰老百姓,但是劫道、绑票的脏活,他们可是没少做,还美其名曰:“抗日捐”。

活动在固关长城、清垴岭一带的土匪,是股原生态土匪武装,据传已经有三四百年历史了,老巢叫“朱家寨”、不过谁也没见过,早年打的旗号是“反清复明”,民国后又改为“劫富济贫、替天行道”,日本侵略者打过来后,再次改为“驱逐倭寇、恢复中华”。

朱家寨土匪也算是与时俱进、有文化的土匪武装了,没人见过他们,据说见到过他们的人、都被灭口了,土匪们杀死人、然后往他们身上扔一张写有“清明”两个字的布片或纸条,只不过“清”字是倒着写的,意喻“正明覆清”,这个规矩倒是一直没有变过。

所以看似简单的一次商旅,其实也是一路荆棘,因为要过日军的关卡,带的人还不能太多、更不能带武器,遇到任何一方势力,对马晋宁他们来说、都可能是灭顶之灾。

唯一的安慰是去程,反正空着手,破独轮车上的装运的陈醋坛子、估计土匪也看不上,想要送他几坛醋做过路费、也挺划算的,只要把钱藏好了就行。

在刘金山、唐搏虎热切的眼神关注下,马晋宁一行出发了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